1 頁 (共 1 頁)

#1 [委託] AI 生成的我

發表於 : 2022年 10月 7日, 22:54
夢魘無醒
photo_2022-10-05_02-48-38.png
photo_2022-10-05_02-48-38.png (1.99 MiB) 已瀏覽 817 次

聊 AI 繪圖。

當初橫空出世時各種崩壞、奇行種、腫瘤、多生器官令人捧腹,到現在引發繪師生存危機、衍生侵權疑慮、被蔑稱猴子產圖機,想想也不過才幾個月的功夫。

真是令人嫉妒的學習速度呀,許多人窮其一生也學不會的畫技,被調教者動動手指就變出來,大師畫風說變就變還能混搭,內心怎麼可能平衡。一時我們彷彿變成怒罵蒸汽動力機的馬車伕,嘲諷它的噪音與缺乏靈魂的鋼鐵外型,暗自感嘆自己半生努力嚴重貶值,甚至擔心被時代拋棄。

AI 畫圖能碾壓美術界嗎?不好說,但一場革命恐怕免不了。而且就算面臨社會抨擊的當下,還有無數調教者正持續提升它的運算力及精度,進化只會愈來愈快。而且會在意作品靈魂與意境的委託人實在不多,它所具備的高成像品質、作畫速度、無負擔修圖等強項,對一般沒概念、沒信仰的民眾是很有吸引力的。

那要如何才不會被AI 取代?中短期來看,繪師或許還能靠精進構圖、作品故事性、迷因化、動畫化、拉高解析度(AI 運算大圖很吃RAM)、更小眾的元素/性癖來應對,但放長遠一點,以上努力是否終會被AI 掌握破解?到時又怎麼辦?

也肯定有繪師保持樂觀、甚至視為利器積極運用,自己變調教員,使喚AI 畫山畫海畫城郭,瑕疵處自己小改就能成圖,產圖量增加也能接更多單,本來費神刻圖的時間都能省下來另作運用。如果繪師本來就有名便如虎添翼,繼續走跳江湖沒在怕。

要是未來人人都會AI 畫圖,世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真是有點懼怕、但又很好奇呢。

另個爭議是訓練 AI 使用的圖庫有侵權疑慮,但法治層面肯定緩不濟急,也因為AI 已經吸收太多畫作並混用,導致個別畫家難以舉證什麼元素被抄走。實務上我認為還不如發明個能阻礙AI 辨識的圖樣當浮水印貼上,再跟大型圖庫合作圍堵會更有效。(但看這學習速度與全球開發者的技術力,恐怕有朝一日還是能破解吧。)

圖片由 VD 透過 Stable Diffusion 調教生成,再自己修改細節才更貼近設定。
在討論背景要放什麼元素時真的很輕鬆,要樹叢?要花?要放兵器?地上灑落葉?都試跑看看,再選一張最滿意的。

一副委託到印象派大師的等級,真的太香又太邪門......


#2 Re: [委託] AI 生成的我

發表於 : 2022年 10月 7日, 23:03
狐鬼瀟湘
這張真的是優雅又舒適呢,
VD調校辛苦了。

但,其實就是夢魘提到的調校,
AI仍然是工具,關鍵在於對工具的掌握程度,
歷史上繪畫的衝擊與改變,都和工具有關。
文藝復興時代的暗箱、工業時代的相機、
近代的電腦繪圖、自動筆刷,還有現在的AI繪圖,
不難看出一個慣性:掌握新工具的畫家,總是在下個世代繼續瀟灑,
畢竟嚴格說起來,技術,就是使用工具的能力。

當然,也有一些技能會被淘汰呢,
現代已經沒多少畫家會學習研磨礦石、調製顏料的技術了吧。
有趣的是,這些被淘汰的技術,往往都是沒有複雜理論的單純勞動,
是只要有耐心就能做的工作,也就是最容易被機器取代的工作。

#3 Re: [委託] AI 生成的我

發表於 : 2022年 10月 8日, 09:45
Lincent_Pan
AI繪圖能模仿的終究只有視覺的層面,它無法理解圖片中的事物所隱含的意義,給予意義的仍然是人
viewtopic.php?t=398
比如以前委託JC這幅圖,把台灣詩路、我的獸設、腳踏車丟給AI演算可能會得到相似的畫面,但「我曾到過台灣詩路見到這景象,心情很是愉快」這段完整的體驗、這幅圖背後的意義沒有人可以複製。又比如達達主義欲挑戰藝術的本質將已各式存在的藝術品拼貼成難以辨識的物件,但其行為本身的意義就已經是藝術的範疇甚至成為了現代藝術的啟蒙。
我到覺得這次風潮對於喜愛在委託畫面中塞入大量意象的我來說倒是沒甚麼影響,說不定可以再次促使繪圖者與消費者思考「何謂藝術?」「作品對自己的意義是?」而不是只停留在「香、想(消音)」的層次如虛無主義般刺激人們創造新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