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載與steam上的評測欄目,分好幾次寫的,我就直接把全文轉載過來了。
~
好,又到了某种意义上一年一度的兽游评测时间了,上一次我骂家有大猫,说那个游戏很渣很渣,后来果然应验,不仅游戏渣公司也渣,那么到了新的一年(好几年过去了),这个新出生的,据说是众筹大失败,诚意满满,官方微博卖惨堪比某个日本电器品牌推特的游戏如何呢?
在说评测之前,让我们看看官博简介上的一句话:不用担心我们赚了钱会变质,因为我们连本都回不了。
这可是打在简介上的话,可见这个游戏的制作发行宣传有多惨,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官方微博宣传两年了吧?粉丝数量连2000都没有的游戏,原来做游戏是可以这么惨的啊。
好,不说题外话了,说回正题。
本篇评测虽然打了好评,但是我只是觉得值回票价(为了第一时间玩到这个游戏,我还不得不买了bgm的捆绑包,在此之前我从未没买过任何一个游戏的bgm包,我就当是做慈善了。),并不是说这个游戏很优秀,相反,我觉得这个游戏诚意满满但是瑜不掩瑕,完全各种意义上的反面教材,所以本篇看上去像是好评,但是实际上却是个差评。(不过同人我还是会写的)
首先,如果你要明白这个游戏的机制,那你至少要玩过或者看过两个游戏的通关视频,一个是《逆转裁判》另一个是《弹丸轮舞》,而《罗曼圣诞探案集》(之后简称《圣》)的游戏机制就是这两个游戏的复合体,你可以看到《逆转裁判》中对于证言的更新和反驳,也可以看到《弹丸论破》中突然冒出的反对意见和论破,只是《圣》的表现力不如前两个(当然,《圣》是独立游戏,这方面不能和大厂比)。
《圣》相对而言,《圣》和《弹丸轮舞》比较相似,一章内同样由日常篇,搜查篇和裁判篇组成,然后产不多也是被困在同一个地区然后十多个人相互残杀,再然后就是结局人差不多都死光了,就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我很难不把两个游戏拿出来横向对比,不过我不会拿出来横向对比,因为这个游戏实在是太惨了,我不应该这样做,不道德。
在游戏机制上,我认为,虽然个别地方稍微把力气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以外,整体上还是突出了整个游戏的特点的。
只是有几个问题:
1.为啥推理的最后的会用俄罗斯轮盘,这毫无道理没有解释啊?俄罗斯轮盘和主角的思路模式也不同啊——何况,俄罗斯轮盘是一种赌博工具,这样用的意思是主角的推理大部分靠运气吗?(当我玩完整个游戏,是的,主角的推理真的大部分靠运气)
2.最后漫画总结时刻,为啥会有选项,如果你想要坐弹丸轮舞那种拼接,就做拼接,如果做不了,直接演示下去即可,这是画蛇添足吃力不讨好的部分。
3.太多的多余证物,太多,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而且证物和证词居然是放一起的。
4.游戏的惩罚机制有明显问题,这里缺乏设计。
那么说完游戏机制,我请问大家,一个优秀的推理游戏应该有哪些特点?
精彩的谜题。
智商在线的人物。
合理的逻辑结构。
整个游戏至少一个特别有魅力的主要角色。
以上是对于一个好推理游戏的基础要求,因为推理游戏基本就是在看小说,所以机制其实不算是太重要——留住人的永远是剧情。
那么一个不好的推理游戏应该有哪些特点?
无聊的谜题
蠢到你开始人生的人物。
没有逻辑,更别提结构了。
你玩完整个游戏之后一觉醒来,连反派的名字都没有记住(侦探一般会写在题目上,如果没有,可能连侦探都记不住)。
我玩完之后的想法——
这个游戏基本上把所有推理游戏可以存在的问题全部犯光了。
整个游戏流程应该是在四个小时左右的,但是我玩了八个小时,为什么呢?因为我边看生活大爆炸变玩,中途还出去吃了个饭,男朋友又给我打了个电话,所以实际游玩时间应该在4个小时左右。
4个小时中,我因为第一次对女主不够好,所以为了看结局又重来了一遍,所以实际上我只玩了三个小时(感谢跳过功能),这三个小时里我经历了五个案子,看着一堆人你干我我干你,我脸上的表情都快僵硬了,不是因为死了太多人而悲伤,说实话,差不多每两个角色一章,等于我差不多每20分钟就要了解一个角色,你要我对他们投入感情,未免有点强人所难。
哦,最影响观感的还不是因为这些让人无法产生感情的角色在那里死去活来,而是整个游戏没有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谋杀案件,大家都很简单,某名奇妙在暴风雪酒店里遇到自己的仇人/故友/情人然后开始规划杀人,每一场案件几乎都没有提前规划,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案件(除了序章故事和最后一章)都是——凶杀案!
不是谋杀案哦,因为谋杀是一件需要筹备和思考的事情,而剧情里的角色没有时间去筹备,想到了就去做,全然不考虑后果,做完之后立刻推锅,毫不犹豫陷害无辜群众,陷害完就自杀或者被老板等人干翻,还有的说是去自首,显得好像很悲凉一样,但是实际上是骗人伎俩被拆穿之后才这样说,要是没被拆穿就甩锅走人了,塑造这样一个形象——这不是绿茶婊吗?这不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吗?这里特别表扬一下狼伯爵同学,被拆穿之后没有洗白也没有说自首,反而直接表示诸位谁也奈何不了我,最后死在自己老婆手上,可以说坏的正直,比那些心黑手辣残害无辜,被拆穿之后还洗白了一番的人要好多了。
说到凶杀案和谋杀案,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个游戏里唯一算得上是谋杀案的序章故事了,这的确是一场有计划的谋杀(聪不聪明我们之后再说),但关键是这个谋杀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谋杀,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你要杀人,最好的方法不是做出一个精细的谋杀方案(越精细越容易出错),而是找个没有监控的地方,迅速干掉目标,然后毁尸灭迹,也就是说最好的杀人方法是神隐杀人,只有现代社会,才需要特别细致的谋杀方案,中世纪社会,那种大片大片地区没有被开发的时间,没有先进的断案技术,为什么要想出这么一个复杂的杀人计划,做一件完全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不是唯一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最后一章的案件,也是谋杀案,干了很多事情,但是意义都不大,想要甩锅,甩到最不该甩的人头上,想要利用法医特权,结果捅了马蜂窝,既然是个和毒有关的案件,你个带了一堆毒药的人说的话一点可信度都没有,怎么会这么——原谅我说句不好听的,蠢啊!
上面所说的,是这个游戏的翻的第一个大忌,那就是完全没有逻辑,动机没有逻辑(这里特别表扬狼伯爵同学,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可以说的通的动机。),作案手法没有逻辑(再度表扬狼伯爵,唯一一个说的通的作案手法,尽管也不是很聪明),角色思考方式没有逻辑(特别批评两个主角,断案全靠猜,输出靠背板),就连本作的处刑和洗白也非常的没有逻辑(特别批评酒馆老板,杀人不眨眼,戏份多,角色却很薄)。
说完最为致命的逻辑问题,我要说一下这个游戏另外一个层面上最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商业性不足,我觉得制作组压根没有想要这个游戏卖出去,因为这个游戏有一个特点就是两边不讨好。
你要说这是一个讨好furry的游戏吧,这游戏没法谈恋爱,没有很多的说故事的成分,也没有特别能够让人记得住的角色,游戏性也几乎没有,所以说这个游戏是furry游戏中的一股清流,这并不是一种表扬。
你要说这是一个推理游戏吧,这游戏的推理内容做的又不好,剧情和人物塑造也乏善可陈,缺少能够让推理众高潮的要素,所以说对于推理众来说,这也不算是个好游戏。
以上说明两件事,这个游戏在企划阶段就有严重的问题以及在后续的发展中完全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
好,我们继续讨论游戏本身。
游戏中的谜题不够精彩,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最明显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当整个游戏结束,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游戏到底讲了什么,也就是所谓的没有中心大意,不仅单章没有中心大意,而且看完之后一整个故事都没有中心大意,如果你觉得这个看法不对,那就请你想想看这个游戏到底是想要表达个什么呢?
也就是看完之后,包括看完好结局之后,我感到一阵空虚,因为整个故事其实啥也没讲,就是好多好多巧合凑在一起发生了更多更多的巧合。
而这些巧合,就是这个游戏的谜题,也就是案件,简直就是作案全看运气,运气好就跑的了,运气不好就跑不了,哪怕是那么明显的漏洞,大家都要刻意忽视强迫自己相信凶手的甩锅,让我有种“演员好辛苦”的感觉。
“演员好辛苦”带来的最大弊病就是让人觉得角色智商很微妙,一个比一个蠢,而且又蠢又坏,这就又犯了一条大忌,那就是角色智商不足,我这里说的角色,包括两位侦探。
说来有点搞笑,本作决定男主生死的那个选项,居然是不是靠逻辑推理,而是靠提高女主好感度才能进行选择的,这老是让我觉得这个所谓的被男主说是“充满智慧”的女主,其实一点也不聪明。
这一点还体现在整个推理过程上,案件发生之后,大家不去怀疑明显是最可疑的那一个,而是一个一个的怀疑,完全不抓重点。
角色智商不在线还体现在整个游戏中,所有角色的塑料情谊这一点上。
那么多年的朋友,说杀就杀,情况越紧张棘手,就越喜欢搞得更麻烦,该早点说的话永远不早点说,可以犯贱的绝对一定会犯贱,只要是能够手滑就一定会手滑,最屌的是那个两次杀人全部杀错的商人,这辈子没见过这么白痴的人。
除了塑料情谊,还有就是生存方案问题。
一个发生了五场杀人案的酒馆,最大责任酒馆老板首当其冲,到了第五章了还能掉钥匙,然后不让大家都睡一起,还要分散来睡,睡的时候还要派专人守夜,一守夜不是杀人就是被杀还有被甩锅,这是什么毒瘤方案?酒馆老板就是个妥妥的工具人啊,或者是幕后黑手,要不是他到处乱搞,哪里死得了这么多人?我一度怀疑这个龙就是整个杀人案的策划者,你看窗户的设计,钥匙的设计,酒馆的设计,这简直就是为了杀人而准备的,加上他武力值高,我觉得他就是个黑白熊,细思极恐。
推理游戏中,角色的设计应该为案件服务,什么样的案件对应什么样的角色,简单来说,一个好的推理小说,应该有着与案件相匹配的角色,不是角色碰巧做出了这样的案件,而是这样的案件拥有一个怎么样的角色,这一点,这个游戏并没有注意到——
唉,写累了,明天继续更新。
~
继续更新。
这个游戏没有注意到,推理小说,基本的写法不是先给出人物再写出案件,而是先想出案件在写出人物,尤其是本格推理!本格推理小说,案件为首要,反转和推理讨论为重要描写桥段,智力决斗为核心,按理说不应该有过多的运气,奇幻等成分(当然,也有以奇幻推理为主要的《虚构推理》这样的作品),而且一定要明白推理不是悬疑,请务必了解这两者之中的巨大区别。
举个例子,西尾的《戏言系列》就是前几部是推理小说(以第二部为最高配置),中几部为悬疑小说,结尾为纯都市奇幻小说,其中分界和渐变都很明显,推荐大家去阅读一下。
你们都没有想过为啥《弹丸论破》一堆超高校级的选手?就是因为案件本身先被想出来,然后这些和案件相关联的角色才被建立。
不是说一定要这么写,但是这是个比较好的写法,因为如果你先建立角色,尤其是那种角色导向型特别高的作品,你会发现你的角色特别快的脱离你的掌握,这对于推理小说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西尾曾经说过,戏言系列的第二部,是以“萌系角色为凶手”这个概念构筑出来的,所以可以明白巫女子这个角色并不是先于案件而产生而是后于案件而产生。
如果你关注官方微博,你会发现制作组曾经说过,侦探是由丢骰子随机出来的,这让我觉得非常奇怪,原来写推理是可以不用精巧细腻的布局和充满魅力的人物,而是可以通过丢骰子丢出来的,仔细想想看,从头到尾这个侦探留给我的印象还不如女主强烈(个人觉得女主真的很贱,留下的印象是负面印象),人物非常扁平而且没有特色,就像是整个游戏里其它的角色一样,没有特点。
制作组本应该去精心塑造一个可靠的给人以聪明感的侦探,但他们没有,他们丢了骰子,而且运气不好没有丢中好的那一个。
我们来看看著名推理小说《马普尔小姐》如何和凶手斗智斗勇的。
其中有一集,这一集中凶手就是协助马普尔小姐调查的助手,这个助手想要杀害马普尔小姐,于是就往马普尔小姐的面霜中混入了毒物,可惜他最后犯了一个错误,马普尔小姐从来不把面霜背朝自己,所以他的计划没有得逞反而让马普尔小姐更加确定他的身份就是凶手。
你以为这真的是巧合吗?如果凶手真的观察到了,那马普尔小姐不就死定了?
这不是巧合——应该说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是聪明绝顶的马普尔小姐其实早就已经通过一系列推理把凶手逼到了必须杀死他来保证自己计划的实行,如果你知道凶手再回过头看整部小说就可以发现马普尔小姐对凶手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差别,凶手原先的杀人计划中没有马普尔小姐,而如今马普尔小姐已经是他必须除去的对象,所以他临时决定杀人,最后犯下致命错误,倒在了马普尔小姐手上。
任何小说中的之所以存在巧合,都是有联系的,但是把一堆真的互不相关的人聚在一起,那真的是巧合中的巧合了,有没有因为这种巧合而产生的杀人案件呢?当然有啦,以一己之力连杀将近10个人,凶手可以算是暴风雪杀人案中凶手的翘楚,不算很有名的推理游戏《镰鼬之夜》,最差结局中,只有男女主幸存,女主为了保护男主还不得不杀死凶手。这个游戏没有立绘只有文字,但自由性极高,凶手可以在任何一个阶段找出来,包括一开始发现尸体的时候,包括第二次杀人案实行之后,而且没有隐藏结局,如果你推理得当,就可以凭借智慧拯救全馆所有人,真的是凭借智慧救人(女主还是女朋友定位,英勇救人之后可以得吻哦)。
说回角色塑造,《镰鼬之夜》的男主非常扁平,完全没有其他角色更有个性魅力,但是为什么我不会评判男主是个无聊的角色呢?
因为男主全程在用脑子啊,他会想很多很多方案出来,而且真心实意不会犯蠢,也没有什么劈腿情节,女主更是英勇又温柔,该干啥就干啥绝不添乱。
哦,简单来说,这个游戏里角色塑造比《圣》更加合理讨喜,为什么说《圣》的塑造不合理讨喜呢?不是因为角色蠢,角色蠢的游戏多的去了,我不会每个都觉得不合理。
不合理的原因,是这个游戏犯了很多塑造角色时候的大忌,最典型的错误就是角色对称——严格意义上说,文无规法,但是在这里,这是一个错误。
为什么是个错误呢,因为两个定位相似的角色,男女主,不应该同时出现,你可以出个女主外传或者男主外传,但是他们两个同时出现,一对可以相互替代的角色,真的是写作之中大忌。
ok,先写到这里,如果有什么别的想法,我再继续更新。
~
熬夜写的同人,写到快要吐血,第一次写推理小说,请轻点喷。。。
https://www.pixiv.net/novel/show.php?id=12413316
[電遊] 【轉】個人羅曼聖誕探案集評測
版面規則
研討與蒐羅獸主題遊戲。一般主題及輕度遊戲請移至娛樂趣文版面發表。
研討與蒐羅獸主題遊戲。一般主題及輕度遊戲請移至娛樂趣文版面發表。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